返回 我是强人工智能鼻祖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七十二章 用谁的大脑[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iangcun5.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与李若年想的一样,这锅粥,是风铃今天煮的第二十锅,从一开始的米饭开始,她一边试探水量,一边学习处理食材,终于是在凌晨做成了这个版本。

    看着李若年狼吞虎咽的样子,她嘴角露出了笑容,觉得一天的努力都没有白费,李若年在外的那些东西她不懂,也帮不上什么忙,这是她默默支持李若年的方式。

    对于李若年而言,风铃也是唯一一个能让他安心把后背交付的人。

    而眼下量子纠缠理论的深入研究才刚刚被李若年推动起来。

    人类对量子力学的研究从19世纪末开始,一直到现在仍在延续,可却始终停留在理论阶段,而以目前的理论,仍无法解释量子纠缠状态的产生原因。

    经典力学认为光速是速度的极致,可量子纠缠推翻了这个理论,从已有的观测结果来看,量子纠缠效应的速度是正无穷。

    而唯一一个被人类检测到的量子纠缠现象还是宇宙中相隔5亿光年的两片区域内的两个恒星系,在其中一个恒星系被黑洞吞噬而改变运动规律时,另一个恒星系仍然根据那个恒星系大额改变而发生了与之相对应的改变。

    可其余可以证明量子纠缠间信息不断交互的实验,迄今为止,还没有被人类找到。

    想要让量子纠缠投入科技领域,光靠这几个理论还远不能达到需求。

    只有当量子纠缠的成因被破解之时,人类才能真正将这一理论付诸实践。

    而在过往中,哪怕是末世出世之后,量子纠缠的研究推动也极其缓慢,因为这个理论,需要的实验精度太高了,除非量子纠缠现象非常宏观,否则很难准确判断是否由量子纠缠引起。

    因为难以找到现实实例的耦合,所以哪怕是末世这种机械强人工智能与生物强人工智能组成的怪物,也没能推动量子纠缠的研究再进一步。

    而李若年之所以敢做,是源于过去事物与现在事物的高度耦合,在他的猜想中,或许,这本身就是一种量子纠缠态!

    如果他的这个猜想成立,那么量子理论的研究,便多了一个极其有力的实例论证。

    这一个实例,相较于其他实例而言,拥有更长过程,更直观的变化,以及更为可控的研究方向。

    他整个人一愣,突然后背一凉,感觉有双无形的双手操控着所有东西,或许,他的重生,就是为了量子纠缠的奋进。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这个人,或者说这个力量,已然超越了当下人类的文明等级,他能将整个吴中星操控在自己的股掌之间,却也在引导人类文明朝着一个方向前行。

    躺在床上的李若年听着风铃的呼噜声也缓缓闭上了眼睛,他做了一个梦,一个很长的梦,一个满是虫子的梦。

    第二天一大早,他便开始给全球各个有名的软硬件工程师发送挖人邮件了,由于报酬全部由张总支付,所以即便那些人漫天要价,李若年也全部一口答应。

    不过十个小时,他便征集到了一百多个知名软硬件工程师,至于21个量子学理论大师,他早在昨天便凭借自己量子力学上的独有资源——实例,征集到了,毕竟量子学的研究已经停滞很久了,李若年是那个能推动他们研究的人,哪怕是没有报酬,他们都愿意来。

    对于

七十二章 用谁的大脑[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