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汉末有武名吕布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七章:三顾茅庐[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iangcun5.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声,只道是草堂之上,一个少年正在唱歌:“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

    刘备听完,暗暗惊诧诸葛亮的年轻,上草堂行礼道:“备久慕孔明先生,无缘拜会。此前因徐元直称荐,敬至仙庄,不遇空回。今特冒风雪而来。得瞻道貌,实为万幸,”

    那少年慌忙回答:“某乃卧龙之弟诸葛均也。愚兄弟三人:长兄诸葛瑾,现在江东孙仲谋处为幕宾;孔明乃二家兄。”

    原来是认错人了,刘备不由问道:“卧龙今在家否?”

    “昨为崔州平相约,出外闲游去矣。”

    “何处闲游?”

    “或驾小舟游于江湖之中,或访僧道于山岭之上,或寻朋友于村落之间,或乐琴棋于洞府之内:往来莫测,不知去所。”

    刘备叹了口气,说:“刘备直如此缘分浅薄,两番不遇大贤!”

    只见诸葛均招待刘备,刘备问向他,说:“闻令兄卧龙先生熟谙韬略,日看兵书,可得闻乎?”

    诸葛均摇了摇头,说:“不知。”

    只见张飞催促道:“问他则甚!风雪甚紧,不如早归。”

    刘备斥责张飞的无礼,只听诸葛均说道:“家兄不在,不敢久留车骑;容日却来回礼。”

    他慌忙应:“岂敢望先生枉驾。数日之后,备当再至。愿借纸笔作一书,留达令兄,以表刘备殷勤之意。”

    只见刘备留书一封,上面写着:“备久慕高名,两次晋谒,不遇空回,惆怅何似!窃念备汉朝苗裔,滥叨名爵,伏睹朝廷陵替,纲纪崩摧,群雄乱国,恶党欺君,备心胆俱裂。虽有匡济之诚,实乏经纶之策。仰望先生仁慈忠义,慨然展吕望之大才,施子房之鸿略,天下幸甚!社稷幸甚!先此布达,再容斋戒薰沐,特拜尊颜,面倾鄙悃。统希鉴原。”

    他写完后,将此书给诸葛均,然后才告辞出门。诸葛均送刘备出,刘备对其再三告别。正要离开之时,却听那童子对诸葛均说:“老先生来也。”

    只见在卧龙岗外一小溪的桥上,有一人暖帽遮头,狐裘蔽体,骑着一驴,后随一青衣小童,携一葫芦酒,踏雪而来。其身形阔达,有隐士之风。刘备见之,不由问诸葛均此人为谁?

    诸葛均介绍道:“此乃家兄岳父黄承彦也。”

    只见刘备去见黄承彦,详谈片刻,刘备越听越喜,只觉得黄承彦太符合他的胃口,而有岳父如此,那么诸葛亮还会差么?

    他不由问:“曾见令婿否?”

    黄承彦说:“便是老夫也未来看他。”

    刘备闻言,惋惜一声,很显然他也不知道诸葛亮在哪里,只能怏怏而回。

    时间到了建安十二年春,刘备请人占卜,选择吉日,斋戒三日,熏香沐浴更衣,欲要再去寻诸葛亮。关羽、张飞不悦。对刘备说道:“兄长两次亲往拜谒,其礼太过矣。想诸葛亮有虚名而无实学,故避而不敢见。兄何惑于斯人之甚也!”

    刘备摇了摇头,说:不然,昔齐桓公欲见东郭野人,五反而方得一面。况吾欲见大贤耶?”

    张飞却不同意,顶撞道:“哥哥差矣。量此村夫,何足为大贤;今番不须哥哥去;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

    刘备闻言含怒:“汝岂不闻周文王谒姜子牙之事乎?文王且如此敬贤,汝何太无礼!今番汝休去,我自与云长去。”

    见到刘备生气,张飞也不好太过分,说:“既两位哥哥都去,小弟如何落后!”

    刘备只担心张飞性情暴躁,再三嘱咐:“汝若同往,不可失礼。”

第二百六十七章:三顾茅庐[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