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4章[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iangcun5.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还有一个很著名的成语,河东狮吼,也是他在嬉笑间写出的。苏轼最为人诟病的是他的曲学虚荒小说欺,俳谐怒骂岂宜时。很多人都认为他的诗不够雅正,病在好骂。这一方面是因为他的文学主张,更是由于他豪放的性格和多舛的命运。苏轼命运的坎坷以及阅历的丰厚,在一般人看来可能要郁闷至死了,可是对于苏轼,不过是上天对他的有意历练罢了,他的境遇,造就了一颗文坛上的超级巨星,直接影响和扭转了后来的诗风。假设没有苏轼的开创,历代的文学地位可能就如同塌了南天一角,即令后来有黄庭坚,有辛弃疾,在气势上,也是难以为继的。苏轼晚年的诗,趋于平淡,这种绚烂之极见真淳的诗风,算是开了我最喜欢的诗人,杨万里的先声,这种与古为新的诗风,其实也从苏轼极推崇陶诗的观点也可以看出来。这里不题。苏轼在书画上的声名也是荦荦大哉的。苏黄米蔡,可见一斑。苏轼画画讲究神似,人家画竹子都是从上往下画,他偏偏从下往上画,而且不画竹节。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尽水之变,号称神逸。作输泻跳蹙之势,汹汹欲崩屋也。每夏日挂之高堂素壁,即阴风袭人,毛发为立。他的画论,所谓的胸有成竹,更是影响深远。往往诗画乐的创作理论是相通的。这里想到一个很好的古今对比《清波杂志》载:崇宁大观间第924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