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寺密议(二)[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iangcun5.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家父与我一路奔波到塞外,各境都有明文规定,凡是外境之人入境都需要查证其身份,甚至还要查上先祖十八代,不过也得益于此,那时的天下才会井然有序,在大稽的保护下繁荣。只可惜,乱世当空,由于塞外人都是随性之辈,经不起长年的制度压制,而且,大稽和塞外本身就是两不响应的形势,一个在中原东部,一个在中原西部,要不是前朝两家有互通联姻之事,恐怕,塞外也不会同意并进中原,更不会为大稽提供这么多年的供奉。
大稽灭亡后塞外怨声四起,三族六部九堡,皆成了反稽之人。无奈,家父化名云凡,而我,由于生来肤白润嫩,犹如仙火,有先王之光彩,便得若琰之名。他声称为逃难百姓,为了谋生,硬是将大稽廉政于不顾,极言其暴虐昏暗。塞外之人深信之,收留了我们。我们住于九堡之一的崇道上人家中,上人家有一女,因生于圆玉之时,便取名玉娇,复姓独孤,只可惜,她母亲在她三岁那年便因故病逝。玉娇和我年龄甚是相仿,相仿到我与她竟生于同日同时,我们,自然不会生疏太久。此后,我和她便共游塞外,而家父因战事需要,被召去参议堡主大会,渐有了声望。
大稽龙兴三年,塞外战事吃紧,各大附属镇都赶来支援,当时的大稽名将李硕欲率领八万禁卫出征对塞外进行战略防御,相国杜燕财嫉妒他高官厚禄,先王宠爱有加,便极力劝谏,利用钱财买断了文官蔡晨,把满朝文武大臣掌握在自己手里,一致针对李硕。三人即可成虎,在杜燕财的极力渲染下,先王否定了李硕的想法,并且还说他被军功迷了心窍,官降三阶,没去一年俸禄,不得出京。
李硕由于忧愤交加,不出半年便因疾而逝,先王这才后悔说的话太重,之后便把他厚葬在塞外的碧水园旁,没过多久,宫内政变,一帮文史官成了刀下孤魂,若李硕还在世的话,禁卫也不会因为对朝廷失望而四散回乡,使得全京城上下都没几个士兵。先王也就这样成了傀儡,后来,大父养了许多暗卫,大多是江湖人士,武艺要比京城禁卫军高得多,在大父和家父的计策下,他们攻进了永安宫,继承了大稽的天下。
一日,家父急呼我外出,只说是赛马,此时我正与玉娇共赏佳景,见状,极为扫兴,亦颇有疑虑,还未曾离开,刚起身,她便拉住长袍,问我是否还记得大父告诫我的话语。
我说:“恩,琰记得,大父说,我要好好活下去。”
因为在此之前,我刻意编造了一段符合寻常百姓的遭遇,大父因触怒了大稽官吏含冤而死。这些话一开始我也不想说,违背了我们李家人的毕生信仰,只是,我看不惯天下的离乱,战火不断,苟且的活着,或者说,苟且几分钟,接着就被........家父想要颠覆这一切,只是,这代价不会小。
这个时代注定要有所牺牲,包括我,对不起,玉娇,为了大稽,我不得不如此作为。
匆匆告别后,便上马来到一片荒原,只见家父亭立于马上,宛如忘川湖畔等待涅槃的将军,望向长空,不停的在摇头,“其实,琰早已知晓,家父无非是想说,大父想让我们李氏遗人兴复大稽,救民于水火,还百姓一个清明的天下,对吧?”家父调转过来,起身下马,庄重地走过来,手执佩剑并抱在胸前,一脸的忧郁,他说如今已有对策,可助后稽成就大业。可是眼下终究是无法瞒过成事,塞外呆不久的。
随着暮日的降临,我起身下马,并靠近家父,在夕阳的映衬下,银白色的发丝清晰可见,他指了指身后,这才了解到家父的意思是,联合塞外。也是,如今家父已小有声望,联合塞外已不成难事,但兵贵神速,还需我自己多加鼓风才是。
“恩,家父回吧,天太冷,不宜在外走动太久,昔时但凡有些许凉风家父就会虚寒,哦,对了,若琰刚从塞外境内淘得些许药草,还望家父早早服下。”
家父拍了拍我的肩膀,下一刻却是将我压倒在地,说他自己的病不需要任何人来关照,生于乱世,若有半分怜悯之心,便不会在天下称王,布政德施是王治理天下的措施,但不是成王的办法,可他说这些又有何用,那时,我又不懂家仇国恨,唯家父之
禅寺密议(二)[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