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瀛“隆中对”[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iangcun5.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民国初立,国事如麻。
投身革命的蒋介石却有若有所失。因为执掌民国政权的竟然是清朝重臣袁世凯,蒋介石觉得幻想破灭了,他不甘谋职于袁世凯麾下。
蒋一心跟随义兄陈其美,此时他挺身而出,于1912年1月14日刺杀陶成章。对于此事,尊蒋人士给出的解释是:“是时,陶成章踵回国,蓄意破坏同盟会,拥戴章炳麟,抹煞孙、黄历史,并谋刺陈其美而以光复会代之为革命正统,诣公游说,公大骇。默忖其计果行,则沪军无主,长江下游,必复入混乱态状,而当时东南人心未定,军官皆清室遗孽,江、浙仍将为满清与袁贼所陷,熟权公私利害,决先除陶以定革命全局,事后自承其罪。盖其用心出于至诚,绝非对人有好恶于其间。此为辛亥革命成败最大关键,亦即公革命重要历史之一也。”
案发后,孙中山、黄兴先后致电陈其美严查凶手,陈其美复电黄兴:“陶焕卿君被刺事现已由敝处派全部暗探严密查拿外,并饬交涉司转饬会审公廨委员及函请租界捕房一体协缉矣。”内外压力之下,为避人耳目。1月底,蒋介石辞职,陈其美批示挽留:“禀悉。该团长病仍未痊,应准请假调养以期全治。所请委员接办,准予辞职各节,可毋庸议,并仰第二师、团长切实挽留,以资襄助。”上海《民立报》有报道载:“蒋中正辞沪军第五团长,举张群代之。赴日创办《军声杂志》。”
蒋介石在日后所写的日记里并不讳言刺陶的动机:“余之除陶,乃出于为革命为本党之大义,由余一人自任其责,毫无求功、求知之义。然而总理最后信我与重我者,亦未始非由此事而起,但余与总理始终未提及此事也。”
蒋介石经此一事,不仅为陈其美去除最大对手,亦且赢得了孙中山的信赖。
1912年8月,蒋介石出任《军声》杂志的编辑工作,该杂志经常由他自己撰槁。他的第一篇军事政治著作就是在1912年至1913年这段时间写成的。这本杂志只出六期,但蒋在《军声》杂志上先后发表6篇文章:《〈军声〉发刊词》、《革命战后军政之经营》、《军校统一问题》、《蒙藏问题之根本解决》、《征蒙作战争议》和《巴尔干战局影响于中国与列国之外交》等。
在这些文章中,蒋介石初试啼声,这个25岁的青年开始就国家大事发表自己的见解。
在其发刊词中,蒋介石对国际形势进行了分析:“夫太平洋沿岸,其为万国竞争之焦点者,独我中华土地耳。何以故?美洲既卵翼于美国门罗主义之下,他国莫敢垂涎。澳洲则为英国势力范围之所及,国旗所指,令人望而生畏。非洲之南端已为英所攫取,其北之摩洛哥,亚昔里,阿比西尼等,又隶法、意诸国之版图。至于小亚细亚及印度之北陆,无甚价值,列强
东瀛“隆中对”[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