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A[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iangcun5.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对战争的反思
我所写的一切,也许没有什么独到之处,因为战争本身就是一个古老的话题,而今我自己也已近暮年,研究战争并亲历沙场已达40余年之久了。因此,那些对我来说是新颖、独到的内容,兴许只是些下意识的回忆罢了。关于军人
军人就是军队。军队的优劣取决于军人的素质。军人也是公民。事实上,对公民来说,他们至高无上的权利和义务莫过于拿起武器保家卫国。因此,作为一名军人,尤其是一名优秀的军人,无疑是件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任何一个人,不管他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只要他安于庸庸碌碌的生活,他就是对自己自暴自弃,就是违背了美国的传统。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就必须严于律己、自尊自重,对部队、对国家有自豪感,对同志和上司抱有高度的责任感,而人个才干的充分发挥又使其能信心百倍地沉着应事。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纪律都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军内外很少有人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纪律以及纪律存在的必要性。
一个人一入伍就离开了家,这往往是他第一次离家,原来他尊崇父母的教诲和接受朋友的意见,由此而形成的一种连他自己也未意识到的约束力。这种约束力,在很大程度上指导着他们生活,然而所有这一切在他入伍之时都不复存在了,他变得无拘无束了。当他被编入一支部队而又缺乏正确引导时,他就容易精神涣散,木修边幅,无精打采。约束力的消失必须用必要的行政纪律加以充实。
人类生来就讨厌卑躬屈膝、淮命是从。纪律可以化解这种抵触情绪,通过反复执行纪律,就使服从成了一种习惯、一种下意识的行动。一支各行其是的橄榄球队能取胜吗?所有球员都下意识地按信号行事。他们必须这样做,因为瞬间的迟疑就会使敌人有可乘之机。
战争比橄榄球可惊心动魄得多了。神志清醒的人没有一个不惧怕打仗的,但是纪律在他身上产生一种与团体共有的英勇豪气,这势不可挡的豪气使他赢得了战争的胜利。自尊心是由纪律直接培养起来的。军中广泛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谁见过衣帽不整的士兵佩带过勋章?”事实也大都如此。反过来,军人的自豪来自于自尊自重,来自于他能认识到自己是美国人。他对上司和同志的责任感则来自他们彼此认识到各自所承担的义务和共同分享同一种生活方式。自信心,这种军人所具有的最伟大的美德,源于我们具备了上述素质后拥有的显而易见的能力和掌握了诸种武器使用方法后所得到的宝贵的备战经验。
在我们力图防止战争的过程中,有人竟向我们的人民灌输一些贬低军人的英雄品质的言辞,这种做法是非常不恰当的。对我而言,它甚至可以说是灾难生的。他们没有领悟到莎士比亚的一句名言,“在炮口上寻求着泡沫般的声名”,不仅道出了军人所具有的优秀品质,而且对于子弹和炮弹在其周围呼啸而过、轰鸣爆炸声不绝于耳的年轻人而言,无疑也是受益匪浅的,如果美国的妇女歌颂她们的英雄,如果家乡的报纸登载了士兵的嘉奖令,而且如果士兵的嘉奖令没有被愚蠢的保密原因搞得如此面目全非,那么当参加这场战争的士兵们从沙场返回之时,他们或许可以改变这种不幸的情形。
吉卜林有一首诗的开头这样写道:
当新兵即将开赴东方之时,他手舞足蹈像个婴孩,狂饮滥喝似野兽一般,他惊愕于自己将出生入死,但他知道自己适合当个士兵。
我们的战士并不偶然像野兽那样狂饮。事实上我们的军队是以少饮酒而闻名的,但有许多人他们天真幼稚的行为的确如同婴孩一般。下面我打算提出一些已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建议:
尽量避免在树下挖狭长的掩体,因为在头顶飞驰而过的炮弹碰到树木就会在空中爆炸,弹片会径直落下来,因此这个狭长掩体对你来说一点儿用也没有,尽管它也许会在某种程度上对殡葬人员有所帮助。
炮兵挖的狭长掩体必须紧靠火炮,否则炮手就要花很长时间从掩体跑到炮位。不管是跑动还是呆在火炮旁都容易被打死。最后还有一点就是一架闲置的火炮犹如一堆废铜烂铁,而操作它的炮手们则愧对于前方需要他们掩护的战士们。
“要么筑壕要么送死。”这句使用过于频繁的蛊惑人心的话被严重曲解了。战争不是靠防御战术取胜的,而修筑工事主要是为了防御。只有当士兵在进攻中抵达最后一个战略目标时,或者在宿营之时有遭空袭的情况下,或者当他们处在敌军火力的射程之内时,他们才需要修筑工事。以我之见,我反对在上述情况下筑工事,一般说来,躺在地上睡觉被炸死的可能性极小,尽量避免因挖掘数不尽的掩体而把士兵们搞得精疲力尽的现象发生,同时修筑工事会对士兵们的心理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因为如果他认为必须构筑工事,那么他一定认为敌人威胁着他,而在通常情况下,事实并非如此。
过多地使用“卧倒”这一口令会使我们伤亡的人数增加。在频繁地与德国人交战或可能在下场战争与其他军队的交战中,我们会发现他们已经掌握了我们卧倒的规律。因此他们会一直等到我们走进他们的火箭炮、迫击炮、火炮瞄准的预定位置后,突然用机关枪猛扫——往往是朝天开火。由于士兵们习惯于迅速卧倒,于是他们便立刻趴在地上,但过不了多久,迫击炮、火箭炮的攻击便会接踵而来。
只有当士兵在短距离内,譬如在三百码内遭到轻武器的密集射击时才应该卧倒。但是即便在那个时候,他也无需卧倒不动,他应该抓紧时间向敌军所处的方向猛烈开火。这一点是非常必要的,就如同在南北战争之时法拉格特曾经指出的那样“最坚固的盔甲(和最有效的防御)就是迅速而准确的射击”。这句话时至今日仍在我军中得以适用。我们经常接到报告说某某部队被火力压退下来了,过了一会儿又有同样一支部队撤了下来,我们的部队受到这样的评价就糟透了。当士兵受到迫击炮、火箭炮或者火炮火力阻截时,最可靠的躲避办法就是快速向前冲,因为敌人十有八九是扩大射程而不是缩小射程。
在昔日主要以步枪为轻武器的战场上,为了组成火力线,也许有必要跑步推进。但在当前战场上,轻武器火力以及压制火力大多由机枪、迫击炮和火炮构成,即使跑步推进也不会占什么便宜。因为除非你能冲到三百码之内,否则你的轻武器就不会发生任何功效。而你若是在跑步时卧倒,你就会暴露在榴级弹之下。可当你冲到三百码处,你的轻武器就会比现有的或将来可能有的任何武器都管用,这样你不用跑步推进就可以压制住敌军的轻武器火力。我颇有感触地说了这番话,是因为在演习和实战中,我多次发现部队隐蔽在山后,并有车辆可用,他们完全可以在毫无损失的情况下乘车疾进,但他们却选择了跑步推进的方式。
行进间火力:正确的推进方式是使用行进间火力和不停前进,尤其对配备优良武器MI式步枪的部队更应如此。可以把枪架在肩膀上进行射击,但如果把枪托夹在腰带和肘部之间射击也会具有同样的效果。每跑两三步射击一次。子弹的呼啸声、弹头的鸣叫声,地上掀起的尘土,树上折断的树枝和枝条都会削弱敌军轻武器火力的威力。
同时,我们的后方部队应用高射火力压制敌军的迫击炮和火炮阵地。正如我所说的,即使我们未能压制敌军的迫击炮和火炮的火力,在敌军火力下停止前进也是最愚蠢的行为。要不停地前进,要是你在射击就会增强你们的自信心,因为你感到自己毕竟做了些事,而不是像坐在澡盆里的鸭子一样束手待毙。
必须使用各种火力作为行进间的火力。行进中可以使用轻型机关枪——一人扛子弹带,另一个人端枪。勃朗宁冲锋枪同样可以使用,当然还有我先前提到的M-l式步枪。分段前进的ho毫米的迫击炮也可以大显身手。81毫米的迫击炮通常设在一处阵地上提供支援炮火。
我认为,假如我们说“火力是战斗之本”,那么就应该避免有关武器的争论,而尽量做到实事求是,战斗是依靠火力和机动取胜的。机动灵活的目的在于选择一个最有利的位置,集中火力打击敌人,也就是从背后或侧翼打击敌人。
每个士兵都应该知道,战斗中的伤亡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敌军的有效火力;第二,士兵暴露在敌军火力下的时间。我方的火力和夜间进攻可以减弱敌人的火力。而你迅速向前推进又可缩短你暴露在敌军火力之下的时间。
勇敢与勇气:假如我们把天不怕地不怕的品质看做是勇敢的公认的定义,那么我还从未看见过一个勇敢的士兵。所有的士兵都会害怕。越聪明的人,就越觉得害怕。勇敢的士兵是指那些尽管恐惧但却强迫自己一往无前的人。即使士兵在担惊受怕之时,纪律、自豪、自尊、自信以及崇尚光荣会使他们重筑勇气。
对所谓战斗疲劳症的最好办法莫过于讽刺挖苦了。如果士兵们能意识到大部分染上“战争疲劳症”的人只是想找个借口溜掉,那么他们就不会对这些人抱有怜悯之心,任何人说他患了战斗疲劳症就是在逃避危险并强迫那些比他更能吃苦耐劳的人去承担风险。如果士兵能对那些刚要表现出战斗疲劳的人加以嘲讽,那么他们就能阻止这种现象的蔓延,同时也能用此办法挽救那些用这种手段装病逃避责任的人,使他不会因此遗憾终生。
战壕足病:士兵必须自己照顾好自己,特别是在潮湿、寒冷的天气里,防止“战壕足病”尤为重要。如果士兵能不厌其烦地反复按摩双脚并穿上干燥的袜子,在上级军官适当的帮助下,这种疾病大多是可以预防的。当兵的不管干燥的袜子能否运到,他们的任务就是如果袜子运到了就要把它们穿上。
对性病的防治也是如此。如果士兵采取了军队制订的预防措施,那他们就不会染上性病。如果他们真的染上了性病,那他们就只好对不住他们的同伴了,因为在治疗期间他们的工作要由别人代劳。小部队的战术
应当尽量避免拆散以班为单位的队伍。但如果实在迫不得已要把一个班拆开,就一定要保证拆开后的部队至少可以互相支援。这就是说从班中拆开的部分人数不得少于三人。一个班自身配备的武器需要有基本火力分队和机动突击装置。这应当成为它一成不变的进攻方法,但班长不得花太长的时间考虑从哪条路线包抄,以致使他的部队造成伤亡。而如果他能马上进攻,这种伤亡情况就可以得到避免。
同大部队一样,在小部队的作战中,速度也是制胜的基本要素。如果从两翼包抄进攻没有多大区别的话,那他花时间考虑就完全没有必要了。必须记住的是,步兵班的生存全靠它的火力,它必须射击。
当一只配备了60毫米和81毫米迫击炮的小部队在进攻之时,60毫米的迫击炮应放在一线作战,而81毫米的迫击炮则向纵深攻打后备军及摧毁重型武器。
林中作战:步兵最好趁白天通过丛林,这样可以以远处正前方的一点为目标,在散兵线上前进。如果此方法可行的话,可能选用罗盘确定方位。应该缩小散兵的间隔,并通过使用行进间火力,在树林中直线穿行。要是采用这种方式,士兵们就会惊奇地发现,敌军的阻击竟然如此微弱。这是因为如果敌人打算在林中开火的话,他所用的步枪火力总是照我们的差很多,而我们的火力却能穿过树林干掉他们。
欧洲的丛林每隔一千米就被一条小道垂直分开,作战时不要走这些小道,穿越小道时要格外小心且动作要快——因为敌军通常用机关枪封锁这儿的路面。
林间突袭:我们认为没有必要提倡林间突袭。首先,树林本身的覆盖使四周如同黑夜一般。其次,除非纵队排列沿公路前行,否则的话,要在夜间穿过丛林几乎是不可能的。
坦克和步兵:战斗中是步兵打头阵还是坦克充当开路先锋,关键取决于所处地形的特征和敌军抵抗的程度。只要在地势允许的条件下,即使在通过地雷区时会有一些损失,也应该由坦克快速出击打头阵。如果通过的是密林或需进攻既定阵地,或者是未经测定的反坦克炮阵地,那则需由步兵开路,坦克紧随其后,以起到近距离炮火支援的作用。但无论前方情况如何,当部队到达目标时,一定要有部分坦克协同抵达。这些坦克的目的是摧毁那些先头坦克过去后又新冒出来的敌军火力点。
碉堡:攻打碉堡的最好办法就是使用预先安排好的小组。一个精干的小组配有两支勃朗宁自动步枪、一支火箭筒、一架轻机枪、二至四名步枪手和两名爆破手,带上60磅“TNT”的炸药就足够了。在实施攻击之前,应先进行必要的侦察,以此来确定哪些发射点之间可以互相支援。对同属一组的碉堡应同时进行攻击。在夜间进行隐蔽攻击的效果最好,这样可以在拂晓时使进攻小组的所在地靠近他们各自攻打的碉堡。当这一切都已完成时,可不再使用在步兵和轻机枪掩护下的攻击,而是悄悄地把爆药包放在碉堡的后部,点燃导火索,爆破手此时应撤到建筑物的拐角处,等炸药一爆炸,步兵就一齐往里扔手榴弹——燃烧弹更好。出现的敌军要么击毙要么俘获,这主要看敌军的表现。
如果无法实施夜间突袭,也可在炮火密集时接近碉堡,这样虽能取得类似的战果,但代价却要高一些。
要是有条件,还可以使用155毫米自行火炮配合攻打碉堡。该炮近距离的射击效果是非常令人满意的。
巷战:巷战与攻打碉堡大同小异。使用与攻打碉堡相类似的小组,再加上几名步枪手,就会效果明显。新添的步枪手被分别部署在街道的两边,这样就可以消灭在他们对面楼上暴露的敌人。如一幢房内的敌军负隅顽抗的话,就可用如打碉堡一样的火力封锁窗口,此时反坦克火箭炮在此火力掩护下趁势向楼角距地面约三英尺处打两三发炮弹。用这个方法炸开洞后,再向底层和地下室投掷燃烧弹和高爆手榴弹来消灭那里的敌军。在攻打碉堡时起重要摧毁作用的炸药在巷战中却派不上什么用场。
在巷战中最重要的是要避免操之过急。我们前面所提到的一个小组通常要用12个小时扫清城中一街区。如果有坦克的话,就可以用坦克代替反坦克火箭炮在底层的楼墙上轰开几个口子。但士兵们一定要高度警惕以防被敌人从楼上扔下的手榴弹炸伤。步枪手应加强掩护不让敌人靠近窗口。用155毫米的自行火炮摧毁城中普通砖石结构建筑物是非常管用的。如果射击的角度很大,那么一枚带延发引信的炮弹就可以击穿城区内所有房屋的墙壁。
两路夹击:只要有可能,用一个班开始实施这种两面夹击的战术,具体办法是使用一个火力分队和一个机动突击群。相比之下,机动突击群的力量应该强一些,机动突击群不断前行,一直到它可以远离敌军的侧翼并可以绕到敌军的背后发起攻击。只要这场围攻可以让敌人还手,那么火力分队就可以按原定的进攻轴线直接发起攻击。
渡河:在渡河或强行登陆的作战中,运载一个连甚至一个排的数条渡船往往不能全部在同一地点登陆。因此,每条船都应该组成一个乘船队,拥有固定火力和包抄组。登船前每支乘船队都应按此方法演练。强行登陆的每支船队都必须了解梯队要穿越的地形特征。这些地形,特别是公路或铁路,应当与岸边保持相当距离以免遭到轻武器的扫射。只有建立了距河岸至少有sttX)码的环形阵地或占领了控制河岸的制高点后,才可以认定桥头堡安然无恙。夜间登陆时务必不惜一切代价在天亮前打下这一地段。
山地战:在山地或丘陵地带作战,要将各个排充分分散。一个排发起进攻时,最好用支援部队和预备班沿山腰向上包抄。一旦你夺得山脊或者陡峭的高坡,可千万别丢了这个制高点。
绝对不要沿谷底进攻,除非你已占领了两面的制高点、在所有谷底都会有些地形特征妨碍直接进攻,而且还会阻碍谷底人员观察来自制高点的火力。
开阔地:在树木稀疏的开阔地里,不要去占领树丛,因为它们都会无一例外地成为敌军轰炸和空中打击的目标。在这种开阔地里,需要把部队疏散开来。你可以利用这些树木作假目标,沿树丛边缘挖一些伪装工事来吸引敌人的火力,但你自己绝不可跑到树丛里去。
大型电台不要设在指挥所附近,也不要互相紧挨着,彼此之间要隔开,并要进行伪装,使用电话相互联系,否则如电台被敌军发现就会祸及到指挥所。
向敌人的活动区射击:我们知道由于受步枪进行远距离射击坏习惯的影响,所以我们总是等到发现目标后才开火。但在战场上却很少有机会看见这些目标。当一个小组的士兵遭到敌人轻武器射击时,很显然敌人已经发现了他们。士兵们本应该能够发现敌人。但实际情况往往并非如此。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他们就必须向可能隐蔽着敌军轻武器的地带射击。我知道这一行动肯定会起很大的作用,它基本上可以压制住敌军的火力。一定要永远记住宁可耗费子弹也不可白白送命。培养一名合格的士兵起码要18年,但生产弹药却只需几个月。投降:任何一名持枪投降的士兵都没有对他的国家尽责,而且也是对他自己的一种出卖,因为战俘的生活条件十分恶劣,而且他们还容易成为我军空袭和炮击的牺牲品。如果敌人表示要投降,命令他们高举双手向你走来,你千万不要向他走去。而且,在他真正投降之前不要停止射击。敌军投降以后,必须按照陆战条例的有关规定酌情处理。战斗技巧桥梁:渡河时,所有的桥梁都必须是单行道——朝向敌军方向,直到战局稳定后才可作适当调整。在此之前,伤员及卸载后的运输工具应摆渡返回。在急流上设突击桥要尽量用高锚链——至少要高出水面十英尺,这样可以防止浮筒被淹。地雷和铁丝网:除了埋设陷阱,防御时不要埋雷或拉铁丝网,免得引起敌军游击队的警觉。在阵地上埋设地雷和架铁丝网不利于激发我军部队的斗志。然而,把埋地雷和拉铁丝网作为一种迷惑敌军的手段或许还是有用的。例如,我们可以把发光的铁丝网设在我们准备从那里进攻的某段前沿阵地的假雷场上,同时有意在前沿阵地的其他地段不染铁丝网;这样进攻打响后,我们大可不必为这个假雷区所困扰,而且还可以迅速除去铁丝网。
进攻策略:一个师级部队如果在进攻打响4小时后仍不见明显进展,就有必要派出侦察员进行一番详细侦察,看是否需要改变进攻方向;因为4小时的战斗应当取得实质性的战果。这并不意味着指挥官在面;临一系列无把握取胜的情况时可以犹豫不决,畏缩不前。它实际上是指,经过了4个小时的战斗,指挥官应当清楚他是否还有继续打下去的必要。如果没有,他应当在原地放慢进攻节奏,与此同时又在新的方向发起猛攻。
正面攻击: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切勿向与你对峙已久并已挖沟筑壕的敌人发起正面进攻。敌军配有强劲的火力设施。因此进攻之前,必须先使用空袭和炮火对敌军进行打击。但这种办法并不适用于攻打碉堡沿线。假如敌军占领着碉堡但却未挖壕据守,那么在黎明时分把部队带到碉堡附近实施偷袭,可谓恰到好处,要是敌军占据着碉堡外的沟壕,一定要对其进行连续不断的猛烈轰炸,迫使敌军躲进碉堡内。敌军一旦进入碉堡,他对我们所构成的威胁就比在外面小得多。
电话线的使用:在所有的进攻中,要最大限度地使用电话线,并竭尽全力使架设电话线的速度跟上部队行进的速度。尽管从理论上讲,电台的效率很高,但实际上却没有电话联络方便,只应把它作为一种辅助的通信手段。有一次,我们在十七英里外通过电话指挥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坦克进攻。
进攻地点:绝对不要在敌军早已预料的地点发起进攻。出其不意地越过敌军难以预料的复杂地形,其结果会比通过敌军严阵以待、层层设防的平坦地带好得多。这条作战原则适用于师和师以下的作战部队。对于军和军以上的单位,则需另当别论了,因为这些部队需要占领有公路和铁路枢纽的地方,从而建立四通八达的补给线。这些公路网和铁路网很有可能有敌军把守。问题的关键在于,师级部队必须越过复杂地形区去攻占公路和铁路线,而不是沿着铁路或公路发起进攻。
火力和运动:用火力牵制敌人,在行进中击垮他们,我在20余年前说的这句话时至今日依然是行之有效的,其实从战争打响第一枪的时候,它就向我们证明了这一点。任何战斗,究其主要特点无疑都是沿路行军直至与敌军相遇。可能会在一条或数条战线上展开。当你和敌人遭遇时,用你三分之一的人力和相应的火力牵制住敌军。用其余的部队形成一个较大的包围圈,这样就可以从敌军后方发起进攻。使用包围战术挑起战斗,待敌军对我方包围进攻有所反映时,再用最初的先锋部队深人作战,到那时正面进攻就能势如破竹般地展开。
定时射击:近爆定时射击或正常定时射击是掩护坦克进攻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而且它往往会使敌军来不及使用反坦克装置。在105毫米或155毫米的定时炮火的掩护下,坦克可以毫发不伤地泰然推进。在林中使用近爆引信纯属浪费,因为弹头撞到最高的树木顶端就会爆炸,弹片会被林中树木所阻挡,等它触及目标时已经没有什么杀伤力了。
想要在林中炮轰敌军使其造成惨重伤亡时,应该使用短时延期引信,只有这样当炮弹撞到足够粗的枝条和树干时才会爆炸。
包围:为达到战术效果而采取的横向或纵向包围时,不要过于深入,也不要把包围圈搞得过大。当包围部队可直接插进敌军阵地或绕到此阵地后,就可取得最佳战果。这样你就可以切断敌军的物资供应,破坏敌军通讯信号联络并摧毁他的火炮阵地。而且还非常接近沿轴线进攻的部队,这样可以保证在适当的时候同进攻部队取得联系。
墓地:决不能在上前线的补充部队能看见的地方建立军人墓地,虽然这样能给墓地登记管理处增添自豪感,但这对鼓舞部队的士气会产生极坏的影响。
急速和快速:这两个词的含义有很大不同。急速是指未经适当的侦察,也没有相应的炮火支援,而且参战人员尚未到全的情况下部队就奉命行动。这样的进攻结果将是使部队能尽早投入战斗,但完成这项战斗任务却是一个相当缓慢的过程。
通过进行必要的侦察,提供适当的炮火掩护和其它战术支持,包括空中支援,急速调集每个人,然后根据预定计划发起进攻,这样,炮火打击的时间就会缩短到最低限度。这就完成了快速所要达到的目的。营级部队,用4小时准备一次攻击,或许可以保证炮火打击的时间不超过30分钟。如一场战争的准备时间为1个小时,则炮火的打击时间差不多肯定会延长好几个小时并且造成惨重伤亡。
掩护分队:要最大限度地使用机械化手段和装甲武器展开侦察,并且要充分利用掩护分队。在实战中这两种手段应一起使用。一般说来,这种部队应至少包括一支由中型搭载步兵的坦克组成的侦察部队。
最大限度地使用运载工具:一个具有现代化装备的步兵师,如果将所有的运载工具——坦克、装甲车、火炮牵引车和卡车都用上的话,士兵就根本没有必要在投入战斗之前还要徒步行走。尽管按照这种方式组建的步兵师行军时没有胖德烈大帝的麾下之师看起来那么神气,但它却能在帮助部队快速前进的同时,把士兵的疲劳压缩到最低限度。如此搭载的部队要是下车的话,必须在路边设置标志或小旗,以指出其下车的地点。杂记
在机动作战中,最好选用辅助道路作为进攻的轴心线,而尽量避免选用基础主干道。首先,这类辅助道路上往往很少有敌兵层层设防。其次,这类道路路面的损坏程度将会比较轻微。与前线相连接的基础主干道必须尽可能及时修复以确保通往前方的供给能够畅通无阻、安全有效地发挥其职能。
行政条例是战斗纪律中的指数。任何一个不愿且无力实施行政条例的指挥官是无法强制执行战斗纪律的。一名有经验的军官只要对任何一支部队做一次粗略的行政视察,就可以看出这支部队指挥官的素质如何。
军官的级别越高,他所能把握的时间就越多。因此高级军官应该深入基层,而不是把部下召去见他。当然,为制定一项协同作战计划而召集一些指挥官前来商议是十分必要的。在这种情况下,下级军官应该到上级司令部报告战况。
即使撤退的目的是为以后的战术进攻作准备,夜晚撤退也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危险。因为这种行动会使未被奉命撤退的部队察觉,从而引起恐慌。如果某支部队的一部分要撤的话,就得使撤退沿线所有的士兵都知道撤退的原因以及撤退的时间。
医院应建在开阔地带,这样敌军就没有任何借口说他们并不知此地是医院了。医院千万不能紧挨着弹药堆或设在简易机场附近。
绝不要在河岸边或山区附近做片刻停留。务必在这两处夺下一个安全的桥头堡。因为即便你无意利用交叉路口,在对岸占领一个桥头堡
附录A[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