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泽兰长歌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三回:王娡出谋立储暂缓 汉匈边境再次告急[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iangcun5.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长公主一夜未睡,第二天一早,她焦急地来找刘启商量对策。昨天晚上发生的事情让她后怕,往小的说是什么事都没有,权当酒后失言,但往大些想就完全不一样了,那是会有山崩地裂般的结果。再说自己刚准备把宝全部压到刘启这里,转眼这风向都要变了。她心里着急啊,刘启的言语和太后的现场态度让她心有余悸。

    刘启散朝后听内官通报,长公主在大殿外等候急着见自己,满是疑惑。昨天酒喝得太多,显然他是喝断片了,完全不记得自己当时都说了些什么。

    长公主看着眼前这傻乎乎的弟弟是气不打一处来,一顿絮叨加抱怨,把昨天宴会上发生的事情仔仔细细地给刘启来了一遍复述。长公主说母后当时的神情是完全认了真以后,刘启的表情也变得严肃了起来,他明白这个事态的严重性了。

    窦太后可是位及其较真的主,她认定的事情是不会轻易改变的,这点刘启他们姐弟都很清楚。刘启有些抓耳挠腮,想着要是母后硬逼着自己一定要立刘武为储君,他又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理由来推脱的话,那这事就过不去了。

    刘启把长公主打发回去后,急着找来了窦婴,想着这件事也许只有他能够帮上自己的大忙。当刘启把整个事情告诉窦婴的时候,窦婴也是吓了一大跳,他完全没有料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凭他对姑妈的了解,他有着和刘启同样的判断,那就是窦太后一定会死咬着这是刘启亲口承诺的,好如她所愿,让刘武来当这大汉的储君。窦婴拗不过刘启的请求,只得接受了务必说服太后改变想法的旨意。

    窦婴硬着头皮去找窦太后,试着说服她放弃再次立武的这种想法。毕竟那是皇上酒后乱言,可以不当数的。丝毫没有准备显得底气不足,窦婴是毫无斗志地去,垂头丧气地回。窦太后对小儿子的疼爱已经超出了政治范畴,她死揪着刘启的“君无戏言”,面对窦婴也是毫无商量的余地。窦婴的游说不但说服不了她,反而当场还被她骂得灰头土脸,并被斥责少来插手皇家立储之事,要不就滚回家中继续读书。

    窦婴夹在皇上和太后中间,两头不是人,谁都开罪不起。既然自己处理不了,也无法完成皇上的任务,正好借着太后的气话,赶紧回家躲避风头。窦婴赌气直接回了家,第二天,一道秘奏请罪,无法完成皇上的嘱托;另一道辞呈托病不出府,就说这是太后特批回家读书、养病的。

    刘启失去了最有可能说服太后的窦婴,当真是再无办法,真不知道如何才能把这件事给搪塞过去。为此刘启接连几天都不敢去给太后请安,怕被母后当面斥责而难堪。

    磨叽了几天,刘启迫于现实,还是不得不前往长秋宫,跪在太后面前请罪,承诺将实现自己的诺言,立刘武为大汉储君。只是说到自己继位时间还短,再晚上一段时间,等朝堂稳定了,就下旨公告天下。窦太后得到了刘启清醒状态下的再次确认,这才喜笑颜开,高兴地饶恕了刘启这几天的不敬不孝之罪。

    其实刘启这么认怂也是毫无办法的,那是因为这几天朝堂上已然掀起了一场危险的舆论倾向。刘启原以为自己继位以来成绩傲人,足以服众,已经是在朝堂上树立了自己绝对的权威。但他显然还是低估了窦太后的力量,朝堂上含沙射影,借事说人的声音是此起彼伏,几乎都是跟他唱反调的,好像都在变着法子在质疑自己的执政能力。

    而且那些老臣说得那么理直气壮,这很明显就是有太后在后面怂恿和支持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提醒他,不要以为自己当了皇帝,有了一点成绩就可以目中无人、只手遮天了,只要她窦太后有心发力,很快就能联合众多重臣来架空他,让他成为一个空壳的皇帝。接着更极端的可能就是,太后突然发动一场宫廷政变,发出懿旨废了他,紧接着再亲自出面编出一套说词,拥立刘武为帝就是。反正只要有足够的权臣支持,其他骑墙的大臣们就会跟着附和,争当有功之臣,这种事太后是真有可能办得成。

    刘启不得已采取缓兵之策,老老实实地向太后服软,如了她的愿,顺了她的意。他为这次的酒后乱言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这种打击是致命的,足以让他心情灰暗、意志消沉,自尊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心灰意冷的刘启度过了他继皇帝位以来最灰暗的一段时间,这种感觉就像自己是从天上一下坠落到了地面,掷地有声。当太子的最后几年,他一直小心翼翼,也认为只要自己当上了皇帝,就可以完全掌握自己的命运,实现自己的抱负。现在看来,自己还是太天真了,母后同样在先皇生病的时期,积累了巨大的能量,而这些能量已经渗透在了朝廷各个权利机构,更加富有战斗力和攻击性,这些准备都是为了当年她设想让刘武继位留的后手。

    到后来,因为自己也做成了几件大事,先皇又始终力挺自己,母后才算放弃了废启立武的想法。而现在情况却大不一样了,自己失言在先,后被母后牢牢把握,得以重新拾起她当年对刘武做出的承诺。而之前积累起来的政治资本现在又重新可以组织起来,能量可能比当年更加强大。自己的两个儿子轮流当皇帝,这种想法太有诱惑力了,现在看来,权利欲望过强的窦太后是不会轻易放弃这种设想的。

    没了精气神的刘启一个人待在未央宫坐立不安,无助的他终于是想起了王娡,想起了那暂时可以让自己躲避的地方。

    还是天寒地冻,还是大雪纷飞,猗兰殿还是老样子,一点都没有改变。王娡还是安静地待在房间里看着书,心如止水,仿佛外面的所有事情都跟她无任何的关系。

    刘启的突然出现,那黑得发紫的脸,王娡就猜到了他的到来是所为何事。她不动声色,打发掉下人,陪着陛下,哪怕只是听听他的牢骚也是好的。刘启到了王娡这里有种习惯上的松弛,两人随便聊了几句,他便把这几天发生的事情给王娡交了个彻底。这些年来,每到他手足无措的时候,他都想听听王娡的说法,即使她可能提供不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但也许能提供摆脱困境的方向。

    天师的徒孙果然没有让刘启失望,在听完刘启的牢骚和悔恨后,王娡有了独具见解的分析,这是她这几天得到消息后,通过缜密思考得来的。

    王娡说道:“陛下啊,您别老是再后悔当天喝酒而失言了,这是现在怎么也无法挽回的事情。珠儿在想,太后竟然能准确把握

第四十三回:王娡出谋立储暂缓 汉匈边境再次告急[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