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泽兰长歌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一回:刘彘乖巧天赋异禀 刘启思考改立太子[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iangcun5.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刘彘与阿娇订下婚约,这并不在王娡的考虑范围内,但长公主这么一折通也算是件美事。王娡心里明白,她反复琢磨着薄皇后的话,这彘儿要想获得足够的竞争力最重要的还要看他的成长性,如若不如,即使和太后、长公主关系再好也是白搭。

    正好有着指婚这事,王娡是时候向刘启提出想把刘彘重新接回到自己身边,等皇上给他找上一个好老师后,再让他去潜心学习。看得大家都很高兴,刘启也不想扫王娡的兴,痛快地应允了王娡的请求。

    刘彘已经四岁多了,是可以开始学习一些东西的。王娡绞尽脑汁,除了教刘彘基础的认字写字外,总试着灌输一些有思想的东西。文化学得再快再好,想赶上太子刘荣是不可能的事情,那换个思路,唯有思想可以一搏,这也是薄皇后所希望的。

    又是三年过去了,在“清静无为、修养生息”的国策下,整个朝廷都没有太多的事可做,但汉王朝国力却高速在积累。未央宫的刘启闲得发慌,除了每日看看书,翻翻不痛不痒的奏章,就好像已无事可做。

    刘彘从温泉宫回来一年左右的时间后,刘启就提前封其为胶东王,陈蟜也同时被封为了隆虚侯,这是皇上给长公主吃下的定心丸。她的宝贝女儿阿娇已经预定了王妃之位,她的儿子也以驸马身份封了侯。刘嫖的梦想基本已经实现,还差最后一步那完成她的终极梦想了。

    刘启念刘彘年幼,特许他暂时留在皇宫,不必前往封地。刘启心里明白,如果刘彘离开京城去往封地,那王娡极有可能也会要求同往,那自己在这皇宫中就一个能说知心话的人都没有了,如此他舍不得。

    太子刘荣已经二十有三,在窦婴的精心辅佐下,知识和学问有了长足的进步。

    这天,他到未央宫给刘启请安,刘启突发奇想,开口问刘荣道:“荣儿现在每天跟着魏其侯都学着一些什么呀?来跟父皇说说看。”

    太子没料到父皇会突然询问起他的学业,一时语塞,吞吞吐吐地回答道:“禀父皇,太傅他现在基本不教孩儿念书了,每日里他都会挑上一些各地有代表性的奏章给儿臣分析、讲解。再有空闲的时候,太傅还会教儿臣下下棋。”

    “下棋?”刘启闭了闭眼睛,说道,“父皇小的时候,先皇也教过朕下棋的,只不过当年误杀了吴太子贤后,父皇就再也没有碰过这棋盘了。现在既然是魏其侯倾囊相授,想必荣儿你的棋艺应该突飞猛进了吧?”

    刘荣不敢菲薄,谦卑地回道:“禀父皇,儿臣只是学到了一点皮毛,棋艺较太傅还差得很呐!”

    刘荣越是这么说,刘启就愈发好奇,说道:“父皇正好也多年没下过棋了,不知还有多少的水平。来来来,荣儿你说离魏其候还差得远,那咱父子博弈一场,不为输赢,权当娱乐娱乐。”说完,刘启给内官一个眼神,内官赶紧去准备棋盘。

    和父皇对垒,人生的第一次,刘荣难免有些紧张,落起子来显得异常谨慎。刘启则不同,下棋原本就不是他真正的用意,所以他出棋很快,随性得很。

    整场博弈中两人没有任何交流,各自思考着棋局的变化和自己应对的手段。大半个时辰过去了,这棋局已到了收尾阶段。只是没曾想到,刘荣居然是输了,而且输得很彻底。

    刘荣一脸的难堪,起身给刘启行礼,说道:“父皇多年不下,棋艺还是高深莫测,儿臣输了,输得心服口服。”

    棋赢了,刘启自然是很高兴,但想想博弈的过程,他又高兴不起来了。问话道:“荣儿你开局处处占优,到最后却输了个底朝天,你可知道你输在哪里吗?”

    刘荣摇摇头,还是谨慎地回道:“禀父皇,父皇棋艺精湛,儿臣愚钝,自然不是对手,儿臣愿听父皇教诲。”

    刘启叹了口气,示意刘荣坐下后说道:“荣儿你基本功很扎实,可见魏其候他教得不错。开局时,你棋谱熟练,在边角上步步为营,处处落得好处,积累下来其实就有了很大的优势。父皇眼看你掌握了棋局的主动,只能到处求战去冲击你的布局,想用缠斗来尝试挽回败局。哪知荣儿你看到父皇咄咄逼人的攻势却开始畏手畏脚、犹豫不决。受到攻击后避重就轻,首尾不顾,自乱了阵脚,一而再再而三地作茧自缚,只到慢慢地把之前获得的优势统统丧失殆尽。荣儿你看到自己的优势殆尽,又心有不甘,在最后的中腹争夺战中明显受到了情绪的影响,故方寸大乱、图利冒进,结果被父皇把握机会,吃了你孤军深入的长龙。中腹已失,你焉有不败之道理。”

    刘荣在一旁听得一身冷汗,全盘父皇都好像心不在焉,但却能把自己当时的心态读得丝毫不差。他急忙回应道:“父皇教训得是,荣儿败得理所应当。先生也常说儿臣走棋过于谨慎,但儿臣就是改不过来,下着下着就会变成这样,儿臣让父皇失望了。”

    刘荣实话实说,刘启听着很无奈,也不好批评什么,耐心地再次教导道:“这治国和下棋也有相同的道理。局势好的时候要学会掌控优势、步步为营;势均力敌的时候要懂得眼观四路、以小博大;全面劣势的时候要重点出击、放手一搏。着手于点、心怀全局;夯实基础、厚积薄发。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积众家之长为已所用,这样方可游刃有余,成就一番大事业。”

    刘启苦口婆心、用心良苦,用棋局给刘荣灌输治国的大道理。刘荣是囫囵吞枣,频频点头中也不知道真正明白了多少。

    看着刘荣着实成长得太慢,刘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开始频频质疑窦婴的教学能力,但放眼整个朝廷,又不见有人能比他更加优秀。一时间也没有其他的办法,只能边走边看,期待着刘荣哪天能有所顿悟,不枉自己对他的殷切希望。

    猗兰殿里,王娡独自带着刘彘很快乐。刘彘聪明好学,积极主动,体现出与刘荣完全不一样的性格。

    刘彘自律性强,知书达理,处处透着灵气,这让王娡很是欣慰。薄皇后的话经常在她的耳边响起,这争气的彘儿身上也许真能出现奇迹。王娡时常会想起当年怀着彘儿的时候做的那奇怪的梦,再看看现在彘儿的成长,她的心中愈发自信了起来。

    刘彘的成长,刘启也是看在眼中。这天,他来到猗兰殿看王娡和彘儿,刚进大门就隐隐听见了刘彘的读书声。他不想打扰到他,叫上随行的内官进门将王娡叫了出来,两人就在内院的石凳上聊聊天也好。

    伴着刘彘的朗读,刘启有了感慨,服气地问王娡道:“珠儿,你到底是用了什么法让刘彘这么乖,成长这么快的啊?别藏着掖着,快告诉朕,让朕也学习学习。大些的孩子们都去封地了,朕管不到,这小的朕可还有一串呐。”

    王娡“噗嗤”一笑,说道:“我的陛下啊,珠儿哪有什么方法,不过是彘儿天生聪明、乖巧罢了,这真是陛下和珠儿的好福气。这个小家伙现在是真喜欢读书,而且记性还出奇的好,白天读了书到了晚上就老缠着我,要我说明这个,解释那个的。珠儿现在已经有点力不从心了,用不了多久还请陛下为彘儿寻得一位好老师才好。有的时候,珠儿反而觉得彘儿他太用功了,于是变着法子让他习点武艺,练练身子。还别说,就算没有师傅教,他好像也能无师自通。现在他的弓箭有些准头了,只是我不让他去射宫里的鸟儿,他心里有点痒痒的。”

    这让刘启更加惊奇了,说道:“是嘛,彘儿小小年纪这么厉害了?改天朕一定要见识见识。珠儿,今天你必须告诉朕,这孩子你是怎么教的?是不是有什么诀窍?现在看来,几年前在骊山脚下,那温泉宫内你特意要求彘儿跟在你身边怕是蓄谋已久的,这其中的道道今天必须跟朕说一说。”

    刘启有着天生的好奇心,不满足一下只怕难以交代。王娡在他反复逼问下,不得不回答道:“其实也没什么,陛下既

第六十一回:刘彘乖巧天赋异禀 刘启思考改立太子[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