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差异明显的秋收[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iangcun5.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 北直隶的秋收,此时在八月下旬。受干旱影响,从洛阳到徐州,秋收较早,黄河沿岸,受干旱影响较小,各地是一年两熟,以秋种面积最大。能种植夏粮的,都是水利条件较好的地方。夏粮的播种面积不大。七月之后北方经常下些小雨,黄河平原人们的心里比较安稳。此时黄河从洛阳开始,一直东流过徐州府入海。河南和山东的许多地方,远离黄河,夏粮基本绝收,播种面积也很少。 受影响最大的,就是北直隶。包括现代的河北大部分,北京,天津,这些地方是每年一次种植夏粮。连续两年的春夏干旱,影响很大。幸好湖泊较多,加上抽水机在皇庄和周边的推广,有十分之三的地方夏粮绝收。这已经远远好于历史同期。 对于明朝的粮食平均产量,后人远远高估。后世见到的文献资料,都是县城或大城池附近的,这些地方的产量远高于偏远地区。实际上北方很多地方,亩产量低于120斤非常普遍。 明朝耕地最低也在8亿亩以上,全国平均亩产按照百斤计算,每人每年以四百斤粮食计算,全国也可以满足2亿人的生存。而事实上,明朝末年的人口数量,大约在15亿以内。 北直隶皇庄,今年的甘薯种植面积是一万倾左右,部分采用了暖房育苗,栽植较早。其他都是四月份以后气温回升后露地育苗移栽。这些甘薯,按照平均的比例,与小麦间隔种植。一大片小麦中间,会有部分地块种植甘薯。 最先收割的是小麦,在抽水机的帮助下,平均亩产达到了两石。这在整个北直隶形成热议。亩产两石,在北直隶并不罕见。当四万倾的土地,大面积达到两石之后,就非常罕见了。这时北方小面积单产,确实有高达300斤左右的。皇庄的租金,其实是每亩60斤。如果没有大量的水井和抽水机,皇庄会有很多佃户交不起佃租。 五万倾皇庄,佃租合计三百万石,按照往年的粮食价格,大约值180万两白银。风调雨顺时,8万倾皇庄,南方佃租高,合计约360万两左右。崇祯从去年就收取实物佃租。南方的稻米,卖给大明皇家粮行。北方的粮食,满足宫中用度之后一部分储存,一部分售卖。 相比起很多地方的减产,绝收,皇庄的高产量一下子让众多勋贵明白了水利的重要性。 此前一年多,抽水机的销售一直很差。从秋收开始之前,刘文忠就进入了极为高亢的状态。原本从五月份开始,抽水机就开始积压,按照单日产量300台计算,每天需要一千多两的成本。要不是崇祯一再询问抽水机的产量,刘文忠早就想削减产量。三个月下来,扣除少量卖出的2600多台抽水机,实际积压抽水机23000台,占押资金七万多两不算什么。第九章 差异明显的秋收[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