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泽兰长歌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回:刘武败招袁昂遇刺 封王立荣一气呵成[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乡村小说]https://m.xiangcun5.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刘武的死士们被依次派出,着便装秘密前往京城,在京城中的梁王府内集结。分配好目标,就在一夜之间,包括袁盎在内的几十位联名上书立刘荣为太子的朝廷重臣全部受到了刺客的攻击,除了几名运气好一点的大臣外,其他的全部致死,其中也包括袁昂本人。

    死士们照着名单抓药,一个不落下,震惊整个朝野乃至整座京城。这么清晰的目的,让刘武的狼子野心暴露得是一览无遗。

    朝廷一时之间损了失几十位重臣,而且全部是遇刺身亡,这让刘启抓狂,他咬牙切齿即刻下旨封闭所有城门,重兵包围梁王府。京城所有守军全部上街一户户排查,务必将刺客捉拿干净,供出主谋,让他们血债血偿。

    没成想这些刺客不但不躲藏起来,反而乘部分皇宫卫队上街配合稽查,反向杀向皇宫,欲直扑未央宫。他们可能认为自己无法全身而退,而选择铤而走险,想携住皇帝为质,妄想成就刘武开朝的首功。

    刺客们自恃武艺高强,根本不把皇宫卫队当回事,才有这种狂妄的想法。哪知这皇宫内的兵士比城内普通士兵的战力要强上不少,直到他们被盾阵重重包围,箭雨从天而降。这时的他们才觉得大势已去,全部放弃了抵抗,被集体射死在了皇宫之中。

    刘武下达刺杀袁盎及一干大臣的指令后,继续日夜和几位宠臣歌舞升平,来掩盖自己内心的紧张。直到京城的消息传到了梁国,韩安国才知道这件骇人听闻的事件。他急匆匆地找到刘武,想确定此事是不是梁王亲自下的命令。

    刘武揉着醉眼,满不在乎地说道:“没错,就是孤下的命令,孤倒要看着这朝中还有谁敢阻碍孤当上大汉的储君。”

    韩安国像是挨了一记晴天霹雳,他怎么也不敢相信平时这么睿智的梁王怎么会做出这么愚蠢的事情。虽说梁国独力抵抗住了七国的反叛让他过于骄狂,袁盎带头阻碍他成为储君让他狂躁,但这些都无法成为他刺杀几十位朝廷重臣的理由啊!

    事情已经确认,韩安国急忙问刘武道:“我的殿下啊,您准备怎么善后这件事情?大臣们都已被诛杀,而且您的那些死士居然还进攻了皇宫,并想拿下皇上。”

    这不在刘武的命令之列,他听到韩安国带来的消息,反而问道:“他们成功了吗?要是成功了,还真帮了我的大忙。呵呵……”

    韩安国急得一脑袋的汗,这样子他无法和刘武很好的交流。他急中生智,指示侍女去打洗脸水,好让这位不知死活的王爷先清醒清醒。

    被凉水刺激下的刘武终于从酒意中慢慢恢复过来,听到韩安国反复强调他的死士们攻入了皇宫,并且以失败告终,这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他双手抓着韩安国的肩膀,颤微微地说道:“这下事真的闹大了,爱卿救我,爱卿救我啊!”

    韩安国一个劲的摇头,说道:“我的殿下啊,您怎么这么糊涂,这反叛谋逆之事怎么做得出来啊!”

    刘武解释道:“都是羊胜、公孙诡出的主意,孤被他们蒙蔽了。爱卿赶快想办法救我,赶不成孤真的只能举兵反叛了。”

    韩安国一把把刘武的手从肩膀上抓下来,用力地握在手中,说道:“殿下啊,反叛?凭什么反叛?朝廷平乱世大伤了元气,梁国更是满目疮痍,哪里有什么资本去反叛啊!上次是平叛,梁国的百姓才同仇敌忾和殿下一起守城;现在是梁国要反叛,士兵和百姓们谁会帮您一起真正造反啊!”

    刘武惶恐道:“那孤派使者去匈奴,约匈奴一起出兵,对抗朝廷。孤要是当上了这大汉的皇帝,大不了每年给他们进贡还不成吗?”

    韩安国手上的力气又加大了一些,说道:“匈奴?上次吴王刘濞难道没有试着联系匈奴?结果怎样?皇上睿智啊,边境上的军队丝毫没调动过,匈奴难道不知道这个情况?现在您的力量还远不如当时的七国联军,匈奴更是会选择作壁上观,巴不得我们两败俱伤,这样又怎么会配合大王展开军事行动啊?”

    刘武由狂妄到惶恐没有多少时间,他挣脱韩安国的手,一屁股坐在地上,喃喃自语道:“喝酒误事,喝酒误事啊!难道孤已经进入绝境,无药可救了吗?”

    韩安国面对刘武跪下,两眼湿润,说道:“殿下,为今之计,微臣建议您效仿廉颇,去京城负荆请罪。在此之前,微臣先行几天,试着找一下现在宫中最得宠的王夫人和王美人的家人,请他们传话到宫里,请王家姐妹能替殿下说上一些好话,这样也算是一些努力了吧。自于这样能不能得到太后和皇上的原谅,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刘武明白韩安国说的是目前最好的办法,他终于低下了他高傲的头。

    事不宜迟,第二天,刘武忍痛把羊胜、公孙诡的人头砍下,让韩安国带着前往京城。并宣称整件事自己毫不知情,全是两名乱臣贼子私下密谋行动的,自己得知情况立刻诛杀他们以示清白。但再多的辩解都无济于事,刘启不能接受,就连窦太后都在痛心疾首,怒骂不孝之子刘武做出这等禽兽一般的事情。

    晚上几天,刘武只身前往京城负荆请罪,刘启不见,直接遣刘武去见窦太后,看是否能得到太后的宽恕。窦太后始终心疼这个小儿子,不得已亲自求情,请刘启念着亲兄弟的情分,饶过刘武这一回。

    窦太后为保全刘武的性命向刘启求情、示弱后,皇上终于饶恕了刘武所有的罪状。他力排众议,把所有的罪责全部推到羊胜、公孙诡身上,就此了结。甚至没有给梁王刘武任何的处分,只是当着太后的面,好好地训斥他一顿,然后勒令其立刻返回梁国,非奉旨不得入京。

    至此纷纷扰扰数年的立储风波,在朝廷付出惨痛的代价后彻底结束了。数年后,郁郁不得志的刘武病死在了梁国。虽心有不甘,也曾设想过武力造反,但终因实力不济下不了决心。余生不得志,也再未踏入过京城半步。

    刘启为安抚太后,将梁国一分为五,分别赐给了刘武的五个儿子,曾经叱咤风云的梁王刘武最终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刘武退回梁国,太后干扰立储之事算被彻底地解决了,虽然代价是惨痛的。

    朝廷急需解决的事情还要继续,那就是因为“七国之乱”留下来的战争伤痕需要抚平。刘启特意叫来魏其侯窦婴,两人在书房中讨论朝廷接下来需要做的事情。

    刘启忧心忡忡,问道:“前几天,朕请魏其侯评估‘七王之乱的破坏性,现在大致有结果了吗?”

    窦婴有备而来,打开了手上的书简,说道:“禀陛下,微臣整理了一下被战争破坏过的郡县送上来的奏折,计算了战争的支出和善后,这是全面统计的数据,请陛下过目。”

    窦婴说完,恭敬地把手中的奏章卷好,递到了刘启手中。

    刘启仔细查阅着窦婴统计的数据,一边问道:“这内乱不过只经历了三个多月,朝廷国库的支出数额还在情理之中,但各郡县怎么会损失这么多人口?荒废了这么多田地?”

    窦婴回答道:“时间仓促,臣还没来得及去仔细核查上报奏章中数据的准确性,但应该不会差上太多。凡是叛军经过的地方,当地百姓大多为了躲避战乱而举家投奔各地的亲属,或者直接拖家带小成了流民。人口一旦流失,大量的土地没人耕种,自然也就快速荒废了。”

    刘启皱了皱眉,说道:“这事是朕想简单了,朕以为这场战争过后,民间不过是损失了一批亲壮年劳动力而已。之后朝廷减减赋税和劳役,大的问题就解决了。现在看来,这战争的伤害不是短时间能够抚平的了。”

   &nbs

第五十回:刘武败招袁昂遇刺 封王立荣一气呵成[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